2022年04月09日
传统安全机制假定网络内的身份和设备可以被信任,而零信任安全模型则是基于:默认情况下任何内部或外部用户或设备都不可信任。
这种零信任概念由Forrester Research于2010年首次提出。在谷歌和思科部署零信任概念之后,这种身份验证和授权方法开始逐渐普及。
零信任是身份和访问管理(IAM)中的关键概念,其结构旨在限制黑客对企业网络的访问。
爱尔兰厄尔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成员兼网络安全教授Kevin Curran说:“对零信任安全模型的需求之所以出现
2022年04月09日
没有密码的未来可不仅仅是采纳标准和选择身份验证方法就能达到的。
未来世界将不再需要密码:随着无密码标准进一步牢固确立,无密码身份验证方法数量与复杂度剧增,越来越多的人无可避免地得出了这一结论。而在我们即将进入无密码未来的时候,最好记得,无密码世界可不仅仅是各种标准和身份验证方法。我们还需要考虑很多挑战。比如说,在不使用密码的世界里,你如何证明凭证注册的身份?如何恢复遗失的凭证?或许最重要的一个考虑是,怎么才能不重复制造某些导致密码消亡的问题就解决掉这些挑战,比如用户不便、帮助台负担和密码重置相
2022年04月09日
不一样应用领域挑错身份认证协议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由于不正确的身份认证协议会毁坏安全性构架基本,并限定将来拓展。那麼,普遍的身份认证用例都有哪些强烈推荐协议呢?
身份认证系统软件无论安裝在内部结构,或是代管在外界,都必须慎重挑选适宜的身份认证协议。合乎您用例的恰当协议,可以使全部系统优化有效运作,而且推动将来拓展和兼容各种各样规范。除此之外,若要使用户身份可被外界服务项目鉴别,还需考虑到怎样在确保全过程安全性的情形下,有利于这种服务项目摄取用户身份数据信息。
身份认证指的是根据一种方法鉴别用户身